新聞中心
|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度環境報告書
發布日期:2018/8/24 14:58:40 作者: 文章來源:本站新聞 瀏覽次數: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
2017年度環境報告書
目 錄
1. 高層致辭...................................1
2. 企業概況...................................2
3. 編制說明...................................4
4. 公司環境管理狀況...........................5
5. 環境保護目標.............................. 11
6. 降低環境負荷的措施與績效.................. 18
7. 與社會及社會相關者關系.....................27
8. 意見及信息反饋.............................30
9. 結語.......................................30
1 經理致辭
近年來,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但當前面臨的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污染防治任重道遠。因此,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成為當前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強化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鐵腕治污,切實解決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
作為電鍍生產企業,我們深知肩負的環境重任。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把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作為企業,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建設生態文明理念,以“零環保事故”為基本要求,一手抓企業發展,一手抓環境保護,著力打造企業環保品牌和信譽度,走出一條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之路。
力達公司期望通過每年度環境報告書的編制和發布,進一步提升全員的環境保護意識,保障公眾對企業環境信息的知情權,獲取社會公眾的陽光監督。
2 企業概況
2.1企業概況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是新汶礦業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法人子公司,總部位于新泰市新汶街道辦事處西良莊。公司創建于2006年,占地80畝,廠房15000平方米,注冊資金1428萬元。主要從事礦用鑿巖機具制造、租賃、維修;鍍鋅鐵絲、液壓元部件、高壓膠管、錨索錨具的制造銷售,F有員工126人。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電鍍廠位于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新礦集團物資供銷有限責任公司沈村倉庫院內,廠址北臨省蒙館路,南距京滬高速公路新汶出口1.4km,東距萊新高速9km,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由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興建,始建于2010年。2017年總產量1664噸,F有員工42人,其中技術人員10人。
我公司屬于金屬表面處理行業,產品設計生產規模為1.5萬噸/年的電熱鍍鋅低碳鋼絲、2000噸/年的電掛鍍鍍鋅件、3000噸/年的電滾鍍鍍鋅件。電鍍生產線項目于2010年2月9日通過山東省環保廳魯環審【2010】64號《新礦集團電鍍線異地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批準,2010年9月投產,2011年7月通過山東省環保廳魯環驗【2011】62號《關于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異地改造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批復》驗收。
2.2公司經營理念
力達公司以“市場就是工作現場”為經營理念,以“產品零庫存”和“原料合理庫存”為目標,立足自身優勢,不斷開拓創新,全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2.3企業文化
以踏實追求卓越,以人和發揮群力,以誠信拓展市場
以品質滿足客戶,以成果共享員工,以創新開拓未來。
3 編制說明
3.1報告界限
本報告書的報告界限為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電鍍廠。
3.2報告時限
本報告書的報告時限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3.3報告依據
《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導則》 (HJ617-2011) 、 《山東省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指南》(DB37/T 1086-2008)
3.3文體語言
本報告書以中文語言發布
3.4發布形式
本報告書于 2018 年7 月在企業網站上向社會發布,歡迎在線閱讀或下載電子文檔。
下次發行的預定日期為 2019 年5月。
3.5報告編制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
3.6聯系方式
聯絡與咨詢: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環?
地址:山東省新泰市東都鎮新礦集團物資公司沈村倉庫
法人代表:岳主亮
編制人員:林學貞 劉鵬
郵編:271222
電話:0538-7861373
4 公司環境管理狀況
4.1機構設置
力達公司設有安全生產部(環?疲、經營管理部和財務部,現有管理人員10人,環?茷楣经h保管理部門。
公司部門職責分工表
4.2環境管理制度
成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經理任組長、分管經理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環?迫藛T為成員。環境保護領導小組領導公司的環境保護工作。環?曝撠熑粘-h境保護管理工作,具體負責環保設施的日常運行、維護與管理。各部門在環保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負其責,協調一致地開展環境保護工作。
本著“保護環境、預防污染、節約能源、持續改善”的環境管理方針,制定了《力達公司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匯編》,將環境管理納入日常管理體系中,貫徹“先環保后生產,不環保不生產”的環境管理理念,由環?曝撠煴O督各部門環境管理制度的落實,并將各部門環境管理制度落實情況與經濟考核相掛鉤,提高各級管理人員與員工落實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環境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環保組織結構圖如下:
4.3清潔生產情況
按照山東省環保廳《關于下達2017年度全省實施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名單的通知》要求,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電鍍車間于2017年6月委托山東禹通水務環保有限公司為咨詢單位,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預計2018年5月完成專家績效評估驗收。
2017年公司持續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牢固樹立清潔生產意識,進一步提高節能、降耗、減排、增效工作。
公司未進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4.4環境教育培訓
在日常工作中,公司采取宣傳標語、宣傳欄、視頻、征文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持續開展全員環境宣傳教育培訓,全體員工的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主動性、積極性空前高漲,保障了公司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實現達標排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5環境信息公開
環境信息公開是為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的權利,促進企業如實向社會公開環境信息,推動公眾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工作,也是企業主動接受公眾監督,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舉措。
公司編制《力達公司2017年度環境報告書》,在網站上向社會公開環境信息,在企業宣傳欄張貼。并將環境報告向上級環保部門、原材料供方及信息關注者等相關方提供。
在“六·五世界環境日”期間參加社會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宣傳氣氛,提高企業的環境知名度。及時與駐地周邊社區及單位通報環境信息,征求意見和要求,接受監督,拉近了企業與公眾的距離,取得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4.6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
公司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環保法律法規,嚴格環境管理,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特別在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頒布后,及時學習領會,圍繞突出問題、重點工作、嚴抓整改落實,真正把責任擔起來。報告時限內公司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無環境申投訴事件發生,未受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
4.7公司對環境信訪案件的處置措施與方式
力達公司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環境信訪案件處理措施。當公司的任何員工及任何部門接收到有關環保方面的外部或內部電話、信件和其他方面的投訴時,必須記錄包括投訴時間、發生何種環保問題等內容,之后立刻打電話聯系公司環保聯系人(劉鵬,電話:0538-7861373) 以作解決。
公司環保負責人接到有關的電話或其他方面的投訴時,必須立即根據相關的內容進行全面的調查,并查閱有關的監測數據,通知相關領導小組。如果情況屬實,必須立即召集相關的人員解決,并且在48小時內提出問題處理方案,把整改結果告知上級部門和投訴人。
2017年8月,中央環保督導小組進入山東進行環保檢查,我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立即召開環保會議,成立環保小組,對電鍍車間進行自糾自查,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整改。同時對現有的環保設施進行了優化,確保其安全有效的運行。
2017年公司未接到環境信訪案件。
4.8環境應急建設
公司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成立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專家評審后向新泰市環境保護局備案。日常工作中做好應急物資準備和應急培訓教育,2017年6月公司組織開展了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演練,并根據演練情況對預案進行評審,提高全體員工的應急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應急設施建設情況:公司建有120m3事故池1座。廢酸罐周圍設有0.8m高的圍堰,原材料罐區設有高1.2m圍堰,地面及圍堰做硬化防腐處理,圍堰直通應急池和事故池,當廢酸或酸液、堿液泄露時,經圍堰收集,送入事故池或應急池暫存、處理,在應急狀態下,事故廢水入緩存池收集,送污水處理站達標,確保廢酸、酸液、堿液或事故廢水不進入外環境。
4.9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執行情況
公司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和消減污染物的生產,使公司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公司建設項目環評報告于2010年2月9日通過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審批,2011年7月4日通過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的竣工驗收。
2017年公司未籌建新項目。
4.10產業政策符合性
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電熱鍍鋅鋼絲和電鍍鋅掛件和電鍍鋅滾鍍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規定“含氰電鍍工藝及含氰沉鋅工藝”屬于淘汰類項目,公司電鍍生產線采用無氰電鍍工藝,不屬于淘汰類和禁止類項目,為允許類項目。公司無國家明令禁止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及產品,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要求。
5 環境保護目標
5.1 2017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
公司電鍍車間2017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見下表:
2017年度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表
5.2完成目標所采取的方法與措施
5.2.1完善公司各類環保制度
對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危險廢物安全操作規程、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責任制進行修訂和完善,使環境保護、危廢的產生、儲存、處置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2.2改進生產工藝,減少危廢產生
2017年公司采取了多項工藝改進措施:在電熱鍍鋼絲生產線酸洗槽安裝機械除銹裝置,并縮短鍍槽長度,年可減少廢酸產生5噸,同時改善了車間工作環境;增加棉紗抹試裝置,減少鍍液、酸液的帶出量,從源頭削減污染物產生量從而減少危害性。通過節能減排,廢水處理反應量藥劑明顯減低,減少了廢物產生量。
5.2.3加強環保設施日常維護,確保正常運轉
加大廢水、廢氣處理等環保設施的日常巡檢力度,發現隱患及時處理;2017年公司對車間酸槽、水處理周圍、危廢暫存間地面重新做防腐防滲處理。
5.2.4健全環境風險防范管理體系
編制環境應急事故演練方案及計劃,2017年6月組織開展了酸槽泄漏應急演練,演練后進行演練總結,將演練計劃、方案、照片、總結等資料存檔管理。
5.2.5加強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的收集、處置管理工作
廠內危廢暫存間、廢酸罐按照標準設置,防治二次污染。與具備處置資質的山東平福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危廢處置合同。危險廢物轉移實行轉移聯單制度,不定期委托山東平福公司進行處置,并加強對運輸及處置單位的跟蹤檢查。2017年,我公司處理危險廢物(HW17 336-052-17)28.5t。
5.2.6加強廢水廢氣檢測工作
公司具備總鉻、總鋅、總鐵、COD、SS等特征廢水污染物自主檢測能力,配備專職化驗人員,生產期間每天檢測一次,并做好水質化驗記錄、水質化驗藥品領用記錄;同時委托山東驍然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廢氣、廢水、噪聲檢測。
5.2.7定期組織環保法律法規和環境監測知識全員培訓
通過培訓,提高全體職工的環保意識,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不出現任何違法的行為。
5.3下年度環保目標制定情況
5.4公司物質流分析
5.4.1主要原輔材料、能源消耗情況 對照清潔生產
5.4.2產品產出情況
5.4.3主要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 對照清潔生產
5.5廢棄產品回收利用
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重新回生產工序進行鍍鋅處理,不廢棄。
5.6環保設施運行情況
5.6.1廢氣處理系統2套
1套用于收集處置電熱鍍鋅生產線工藝廢氣,另一套用于處置電鍍生產線工藝廢氣。酸霧凈化塔采用三級氫氧化鈉堿液噴淋處理后通過17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根據監測結果,電熱鍍、滾掛鍍生產線配套廢氣處理系統外排廢氣中HCl排放濃度、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二級標準要求。
5.6.2污水處理站4座
含鉻污水處理站1座、電熱鍍鋅污水處理處理站1座,電鍍鋅污水處理處理站1座,生產線廢水經廢水處理站處理后全部回收利用。生活污水處理站1座。
5.6.3危險廢物暫存設施2座。
廢酸罐1座,主要貯存廢鹽酸;危廢貯存間一座,主要貯存污泥、鋅渣等危險固廢。
2017年度公司污染治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
5.7環境會計
5.7.1環保費用支出
2017年度,共支出環保費用18萬元,其中,污染防治費用15萬元;環境管理費用1.5萬元;環保教育培訓等費用1.5萬元。
5.7.2環;顒赢a生的環境效益
本年度節約用電240000kWh,節約液壓油0.2噸,節水20m³/a,回收鐵屑18噸,回收包裝物9噸。
廢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生產廢水全部回用,無重金屬離子排放,生產污水達標排放,危險廢物全部得到安全處置,無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無環境申投訴事件發生。
6 降低環境負荷的措施與績效
6.1環境友好型工藝的開放利用
公司始終把環境保護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致力于環境友好型產品和工藝的開放,現電鍍生產工藝采用的是“無氰電鍍”技術,避免了高毒物質氰化物對周邊環境和員工人體健康的危害,生產過程中的電鍍液循環使用,盡最大可能減少廢棄量,鈍化劑采用毒性較小的三價鉻鈍化劑,車間配備含鉻廢水處理設備和廢氣凈化設施。
6.2廢棄產品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公司生產過程中嚴格工藝操作規程,降低廢棄產品產生率,產生的廢棄產品回生產工序重新加工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廢鐵絲25噸,全部回收外售處理,實現綜合利用。
公司產生的廢包裝物主要為原材料的捆綁盤圓,回收后,外賣焱鑫綜合利用。
6.3能源消耗與節能
公司主要消耗的能源為電能,2017年公司共消耗電130萬kWh,其中電熱鍍生產線耗電106萬kWh,電掛鍍生產線10萬kWh,電滾鍍生產線耗電12萬kWh,污水處理設施耗電1.76萬kWh,辦公生活用電0.24萬kWh。
6.4資源消耗及削減措施
公司消耗的主要資源包括:低碳鋼絲、鋅錠、氧化鋅、鹽酸(30%)、氫氧化鈉、光亮劑、硝酸(95%)、液壓零部件(滾鍍)、三價鉻鈍化劑、管件(掛鍍件)等。2017年資源消耗總量為2240t,其中,水消耗量為560t,添加劑消耗量為15t,零部件消耗量為37t,低碳鋼絲消耗量為1628t。
為降低公司資源消耗,公司對全體員工持續開展資源節約教育培訓,采用集中學習、班前班后會、知識競賽、宣傳櫥窗、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使全體員工樹立了“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增加的企業的經濟效益。公司生產工藝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生活污水用作綠化、抑塵,廢水不外排。年回用廢水1380t,有效降低了水資源消耗,對水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6.5物流過程中的環境負荷及削減措施
6.5.1降低物流過程環境負荷的方針
降低污染、安全運輸、就近采購、持續發展。
6.5.2降低物流過程環境負荷的目標
物流過程危險化學品泄露事故為零。
運輸車輛廢氣100%達標排放。
新泰區域內;凡少彵壤_到80%。
新泰區域內零部件采購比例85%。
6.5.3物流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運輸車輛排放的廢氣、噪音,運輸過程中因突發事故發生的;沸孤兜葘λw、土壤大氣的污染。
6.5.4削減措施
保持運輸車輛處于良好狀態,尾氣達標排放;司機及押運人員持證上崗、定期培訓。提高司機職業素養,減少噪聲排放;就近選擇;泛土悴考┓,減少運輸距離,由有資質的單位和車輛承運。
6.6綠色采購狀況及相關對策
6.6.1綠色采購方針和目標
采購節能、環保友好型原材料,為企業的綠色生產服務,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企業創造良好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
6.6.2綠色采購相關管理措施
在供應商的選擇上盡可能選擇符合綠色采購要求的供貨商,讓供貨商理解公司對環境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加強采購人員關于綠色采購方面的培訓學習,提高其環保意識和綠色采購意識,逐步提高綠色采購產品在采購物資中的比例。
在實際的采購活動中,以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盡可能地采購節能、安全、環保的原材料,降低生產原料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開展生產材料的綠色采購活動,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
對于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品的采購,嚴格按照有關管理部門的管理制度進行采購,要求供應商有專門的有毒有害物品的供應、運輸許可證,要求供應商對所有包裝物進行集中回收工作,做到包裝物不污染環境。
6.7廢氣的產生治理
6.7.1公司廢氣生產及排放情況
6.7.2公司廢氣治理工藝及達標情況
工序收集來的工藝廢氣由抽風機送入廢氣處理裝置洗滌塔,廢氣自下而上,氫氧化鈉溶液自上而下呈霧狀噴淋,廢氣經三次噴淋吸收處理后通過17米高排氣囪排放。
經第三方檢測機構和公司定期取樣監測,公司外排廢氣各項指標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二級標準和《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表3標準相應要求,實現達標排放。
為降低儲存、使用過程中鹽酸、硝酸等酸霧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采取如下措施:減少酸洗槽長度,增加機械除銹裝置,在酸洗槽槽體上部加蓋密封,槽體前后各有2道水簾密封,在槽液表面放置塑料空心球并添加酸霧抑制劑抑制酸霧逸出,對逸出的酸霧用安裝的槽體的抽風裝置抽風,送廢氣處理系統噴淋吸收,達標處理后經17米高排氣囪排放。
6.8廢水的產生及治理
公司產生的廢水包括:三條生產線產生的生產工藝廢水;軟水制備系統產生的濃鹽水;廢氣處理系統產生的廢水;辦公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2017年總共產生廢水1770噸,其中生產廢水1380噸,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390噸,全部用于廠區綠化和車間灑水抑塵,不外排。
6.8.1生產廢水處理站工藝流程
工藝廢水收集后進入生產廢水處理站集水池,調節PH,加入絮凝劑PAM,沉淀PAC充分攪拌混合,進入斜管沉淀器沉淀,上清液去回用池,回車間生產工序使用,污泥送板框壓濾機壓濾,泥餅委外處置,濾液回集水池,不外排。
6.8.2含鉻廢水處理裝置工藝流程
鈍化后廢水和廢酸液中含有Cr3+。含鉻廢水收集后進入集水池,上清液流至暫存槽,再經活性炭過濾罐過濾后,回用于鈍化后沖洗工序,不外排。泥餅為危險廢物,委外處置。
6.8.3生活污水處理站工藝流程
生活污水進入調節池,經酸化水解、接觸氧化、沉淀,達標處理后用于廠區綠化和廠區灑水抑塵。
6.8.4 CODcr及重金屬離子排放情況
公司生產工藝廢水經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外排,避免了重金屬離子對外環境的污染。生活污水達標處理用于廠區綠化和灑水抑塵,不外排。
6.9固體廢物的產生及治理
公司固體廢物包括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
6.9.1一般固體廢物
主要是鐵屑、廢包裝物和生活垃圾,2017年產生量為27.8噸。鐵屑和廢包裝物外賣處理,生活垃圾由環衛統一處理。綜合利用率98.59%。
6.9.2危險廢物
包括熱鍍及電鍍生產線定期更換的廢槽液及廢酸液、熱鍍生產線生產的鋅渣和鋅鍋覆蓋物、生產廢水處理站和含鉻廢水處理站產生的壓濾污泥,2017年產生量為22.7噸,收集后用帶內襯袋的包裝物包裝暫時儲存于危廢庫,委托山東平福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安全處置。危廢儲存位于廠區西北角,為密閉設施,基礎防滲處理,表面噴涂防腐,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7-2001)相關要求。公司制定了《危險廢物管理制度》并嚴格貫徹落實。按照山東省環保廳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了規范化管理檔案,在產生、貯存設施上加掛安全警示標志,完善轉移手續和臺賬,杜絕了危廢污染。
6.10噪聲污染狀況及控制措施
公司噪聲主要來自生產設備如車間循環水泵、抽風機、鼓風機等。為使廠界噪聲達標,公司采取了一下噪聲防治措施:①車間設備合理布局,高噪聲設備盡量布置于車間中央;
②生產車間靠近廠界的墻體進行隔聲設計,安裝隔聲門窗;
③定期檢查設備,加強設備維護,使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和減輕非正常運行產生的噪聲污染;④四周廠界內側設置綠化隔離帶,減少噪聲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經新泰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的要求,達標排放。
6.11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
加強危險化學品管理。建立健全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公司所涉及的危險化學品主要有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硝酸等,所有;繁仨殢挠猩a、經營資質的單位采購,購進的危險化學品在專用倉庫內分類儲存、專人管理,嚴格執行“五雙”管理規定(即雙人保管、雙人領取、雙人使用、雙把鎖、雙本帳),所有;稭SDS技術說明書上墻;;焚A存場所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干燥等安全措施;罐區按照要求設置圍堰,庫房地面進行防滲處理,防止危險化學品進入周圍水環境。加強與員工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采取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危險化學品的運輸、裝卸嚴格執行相關管理制度和規范進行,由專項資質運輸單位和專業車輛運輸,司機及押運人員持證上崗。
在使用過程中,加強員工個人防護和設備設施維護保養管理,做到班班有檢查,檢查有結果,隱患有落實,杜絕了跑冒滴漏現場發生,廢棄的危險化學品由廠家回收處理。
6.12安全責任制度的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行業安全技術標準以及上級管理部門管理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防范安全事故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從講政治、保持穩定、促發展的高度,進一步加強對公司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開展“三反五防”活動,反麻痹、反僥幸、反習慣性違章;思想上防滿,落實上防飄,督查上防軟,管理上防虛,行動上防淺,堅決遏制各類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公司各項奮斗目標的實現創造良好的安全環境。
7與社會及社會相關者關系
7.1力達與顧客
通過研究不同客戶對新產品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動機,消費決策過程等信息的收集分析,特別是通過對產品認知度企業形象,產品價格銷售渠道,顧客消費行為特性,滿意度,潛在客戶市場等方面的針對性深入調研。
7.2力達與員工
7.2.1員工人才開發
公正:搭建一個機制平臺。按制度嚴格實施。 公平:在機制下人人平等、一視同仁、不搞特殊。
公開:將解決問題的結果公開公示,置于群眾監督之下。
7.2.2分配機制
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即時激勵:合理化、按效分配
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物質激勵制;
7.2.3安全與衛生防護
員工是企業的主人,保障員工的安全與身心健康是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
公司安全生產部負責員工安全防護設備的配置與管理,嚴格按照國家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的要求,為公司運功配備勞保防護用品。所購入的安全防護設備與用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并由資質企業生產。
每年一次對員工開展健康查體活動,確保無職業病發生。
車間對安全設施、設備定期維護保養,落實責任到位,保證安全設施完好有效。
7.3力達與供應商
7.4力達與公眾
保障公眾的環境信息知情權是公司應盡的責任,也是推動公眾監督,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舉措。公司將2017年環境報告書向公眾進行公開。公司召開周邊社區、單位環境信息通報會,拉近企業與公眾的距離,取得了公眾的理解與支持,保障公眾的信息知情權和監督權。
7.5力達與社會
公司一貫奉行“取之于社會、奉獻與社會”的企業宗旨,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加捐款、義務獻血等公益慈善事業。
自公司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多項社會公益活動,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樂善好施回報社會”的優良傳統,舉微薄之力、匯大愛無限,助弱濟貧,給身處困境的人和家庭以力所能及的幫助,承擔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8 意見及信息反饋
非常感謝您對泰安力達鑿巖機具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度環境報告書的關注,希望您能抽出寶貴的時間,對本年度環境報告書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我們對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持續改進,實現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9 結語
2017年,我們以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為契機,以“抓改革、保增長、促發展”為工作主線,在爭創良好經營業績的同時,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切實踐行“生命第一,環保優先”的環保理念,推進環保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今后,我們將始終堅持環境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和“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的理念,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生態文明發展宗旨,在環保部和各級環保部門的監管和指導、幫助下,繼續堅守環境安全紅線,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以對青山綠水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的精神,做好環境保護規劃實施,持續提升本質環保水平,爭做表面處理行業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標桿,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